quattro40年如一日的技術突破!被公認四驅鼻祖?
1980年,quattro的誕生并推出了奧迪quattro車型,以及進入電動時代e-quattro電動四驅,奧迪quattro在操控性、穩(wěn)定性和安全性究竟與別的四驅系統(tǒng)有何不同?
除了緊湊車型奧迪A1,奧迪旗下所有車型系列均配備了quattro四驅版本;而高性能車型的奧迪S和RS系列更是全系標配四輪驅動系統(tǒng)。
奧迪quattro四驅的靈感來自于冰雪
在1976年至1977年冬天,奧迪工程師們正在對大眾ILTIS四驅越野車和一輛奧迪前驅轎車進行測試時發(fā)現(xiàn),擁有75馬力的大眾ILTIS在彎道和冰雪路段時卻輕松反超200馬力的奧迪前驅轎車。
1980年日內瓦車展首發(fā)的奧迪Quattro
于是,奧迪工程師把大眾ILTIS越野車的四驅系統(tǒng)移植到奧迪80。在1980年,官方命名為奧迪quattro,奧迪第一輛全時四驅轎車首次亮相于日內瓦車展,其百公里加速也僅需7.1秒。
自1982年起,奧迪推出五款不同的全時四輪驅動的車型:奧迪Coupé、奧迪80/90 以及奧迪100/200,其中奧迪100/200成為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空氣動力學的巔峰之作。
1987年秋季,奧迪對奧迪quattro再一次進行了技術升級,采用托森中央差速器以及排量略大的五缸發(fā)動機,在保持147千瓦(200馬力)輸出功率的同時,實現(xiàn)了更大的低速扭矩。
1989年,通過安裝新的四閥發(fā)動機,奧迪quattro的輸出功率增大至162千瓦(220馬力),同時最大時速提升至230公里/小時。
奧迪quattro書寫賽道傳奇
1981年,奧迪車隊正式參戰(zhàn)世界拉力錦標賽(WRC),并簽下芬蘭人漢努·米克拉(Hannu Mikkola)以及法國女車手米歇爾·穆頓(Michele Mouton)。此次參賽,奧迪僅派出2輛賽車參加8個WRC比賽,但卻贏得了其中3場。而米歇爾·穆頓(Michele Mouton)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WRC冠軍。之后的1982年—1987年,奧迪quattro車型一直是賽場之王!
最早用于測試的quattro賽車
1982年,奧迪傳奇賽車手斯蒂格·布隆奎斯特(Stig Blomqvist)加入了車隊,奧迪車隊也在11場拉力賽中獲得7場冠軍,輕松贏得廠商冠軍稱號,成為賽道王者。
1982年的奧迪quattro賽車
1984年,WRC錦標賽進入了最瘋狂的B組時代,多達16家制造商參賽,奧迪對quattro A2賽車全面輕量化,不僅通過全鋁鑄造發(fā)動機,成功減重23千克,車身更是大量采用了凱夫拉材料,整備質量僅有1000千克出頭。在12站比賽中贏得了6次冠軍,甚至多次包攬前三。奧迪車隊也因卓越的表現(xiàn)在1984年贏得了雙料總冠軍。
奧迪還在WRC賽季末投入了一個特別的車型:奧迪Sport quattro。它整車質量僅為1200千克,動力進一步加強至450馬力,百公里加速只需3.6秒,奧迪Sport quattro共生產了224輛,而售價也是高達203,850德國馬克。
1985年,忽然發(fā)力的對手讓Sport quattro難以招架,在賽季第八站阿根廷拉力賽以新車“出征”——Sport quattro S1(E2),E2代表“Evolution 2,第二次改型”。經過極限輕量化的Sport quattro S1(E2)的整備質量低至1090千克,百公里加速僅需3.1秒。
Sport quattro S1(E2)不但配備非常夸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,動力也提升至近500馬力
1986年春天,葡萄牙車手Joaquim Santos發(fā)生重大比賽事故后,國際賽車運動聯(lián)合會FISA決定改變規(guī)則,只允許near-series A組賽車參加比賽,奧迪隨即宣布退出B組賽事。
1984年到1987年,奧迪也參加了著名的美國派克峰登山比賽,并連續(xù)三年獲得冠軍。
1985年,車手米歇爾·穆頓(Michele Mouton)以11:25.39的成績刷新了此項賽事的紀錄,并且成為第一個創(chuàng)造此項紀錄的女車手。
1986年,奧迪的工程師打造出一款最強的奧迪quattro賽車——奧迪S1 Sport quattro Pikes Peak,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2.3秒,該車以10:47.85的成績刷新了派克峰爬山賽的紀錄。
奧迪S1 Sport quattro Pikes Peak
1988年—1992年:房車賽的成功
1988年,奧迪參加了美國TransAm系列賽全年的比賽,奧迪車隊在全年13場比賽中共計贏得了8場比賽,順利斬獲廠商冠軍稱號。
1989年,奧迪公司參加了IMSA GTO系列賽,參賽車輛為奧迪90 quattro IMSA GTO。奧迪車手漢斯·約阿希姆·史塔克(Hans Joachim Stuck)駕駛著這款賽車贏得了13場比賽中的7場,獲得錦標賽第三名,奧迪車隊也位居廠商排行榜第二名。
1990年,奧迪開始參加德國房車冠軍賽(DTM)。漢斯·約阿希姆·史塔克駕駛寬大強勁的V8 quattro在第一年就贏得車手冠軍,次年,弗蘭克·比拉亞也成功奪冠。在奧迪因技術沖突于1992年退出該系列賽事之前,V8 quattro共參加了36場比賽,獲勝18場。
1996年,配備輸出功率達221千瓦(300馬力)、2升四缸發(fā)動機的的A4 quattro Supertouring參加了三個洲的七項國家錦標賽,并大獲全勝。
由于配備quattro的奧迪賽車實力實在過于強勁,國際汽聯(lián)(FIA)不得不出面宣布,停止quattro技術在拉力賽上使用。
2012年—2014年:勒芒三連冠
直到2012年,奧迪四驅賽車——配備混合動力驅動系統(tǒng)的奧迪R18 e-tron quattro才回歸賽場。這
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3次獲得全勝,在世界耐力錦標賽(WEC)中2次獲得車手和廠商冠軍。
奧迪quattro成就冰雪之王
1986年,一輛136馬力的紅色奧迪100 CS quattro成功登上芬蘭開普拉城的Pitk?vuori高空滑雪跳臺,在坡度達37.5度的極限雪坡面前展現(xiàn)出奧迪quattro技術的強大牽引力。
2005年,奧迪A6 4.2 quattro再次挑戰(zhàn)位于芬蘭開普拉城的Pitk?vuori高空滑雪跳臺。奧迪工程師烏維?布萊克駕駛銀灰色奧迪A6 4.2 quattro從離地47米高的起點出發(fā),成功攀上與地面成37.5度角的斜坡,并將奧迪A6穩(wěn)穩(wěn)地停在滑雪跳臺頂端,車輛傾斜角度高達80%,實現(xiàn)了奧迪四驅車型的又一大壯舉。
2013年12月21日,奧迪SQ5成功挑戰(zhàn)十多層樓高、角度為37.5度的冰雪坡道,不僅還原了1986年奧迪100 CS quattro成功登頂芬蘭Pitk?vuori高空滑雪跳臺的經典一幕,更彰顯了奧迪SQ5的強悍性能,場面極度震撼。
奧迪quattro車型陣容不斷壯大
1988年,奧迪為quattro系列打造出一款新的領軍車型——奧迪V8。
1991年,奧迪第一輛鋁制車身汽車——奧迪quattro Spyder亮相于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
1999年,緊湊車型奧迪A3和奧迪TT系列首次搭載quattro技術,并采用電控液壓多片離合器。
2007年,奧迪推出第一代高性能跑車奧迪R8。
2008年,專為馬力十足的奧迪A系列車型和Q系列車型打造的運動差速器首次在奧迪S4中亮相。
2016年,奧迪quattro ultra技術首次搭載在奧迪A4上,書寫了奧迪四驅技術發(fā)展史上的新篇章。
2018年,奧迪首款量產電動SUV—奧迪e-tron的推出,標志著quattro電動化的帷幕正式拉開。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圖片新聞
最新活動更多
-
即日-9.16點擊進入 >> 【限時福利】TE 2025國際物聯(lián)網展·深圳站
-
10月23日立即報名>> Works With 開發(fā)者大會深圳站
-
11月27日立即報名>> 【工程師系列】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
-
精彩回顧立即查看>> 7月30日- 8月1日 2025全數(shù)會工業(yè)芯片與傳感儀表展
-
精彩回顧立即查看>> 【在線研討會】普源精電--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
-
精彩回顧立即查看>> 【工程師系列】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
推薦專題
-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(guī) :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“場景閉環(huán)”新周期
- 2 智駕技術戰(zhàn):特斯拉、華為、理想、小鵬和比亞迪,誰才是未來?
-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(guī),兩部門再劃監(jiān)管、宣傳紅線
- 4 一文看全: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(yè)“圍攻”慕尼黑
- 5 百度蘿卜快跑: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: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“三級跳” 啟示錄
- 6 ADS 4推送在即,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“橋頭堡”?
- 7 名爵翻身把歌唱?搭載半固態(tài)電池,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
- 8 尚界新車16.98萬起!鴻蒙智行“四界”齊發(fā),第二階段拼什么?
- 9 輔助駕駛出海、具身智能落地,稀缺的3D數(shù)據(jù)從哪里來?
- 10 “紅!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,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