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為什么最好的光刻機來自荷蘭,而不是美國?

2021-03-11 10:37
溫戈
關注

第三階段:新千年 ASML的崛起

1997年,英特爾攢起了一個叫EUV LLC的聯(lián)盟。聯(lián)盟中的名字個個如雷貫耳:除了英特爾和牽頭的美國能源部以外,還有摩托羅拉、AMD、IBM,以及能源部下屬三大國家實驗室: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、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和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。

這些實驗室是美國科技發(fā)展的幕后英雄,之前的研究成果覆蓋物理、化學、制造業(yè)、半導體產業(yè)的各種前沿方向,有核武器、超級計算機、國家點火裝置,甚至還有二十多種新發(fā)現(xiàn)的化學元素。

資金到位,技術入場,人才云集,但偏偏聯(lián)盟中的美國光刻機企業(yè)SVG、Ultratech早在80年代就被尼康打得七零八落,根本爛泥扶不上墻。于是,英特爾力邀ASML和尼康加入EUV LLC。但問題在于,這兩家公司,一個來自日本,一個來自荷蘭,都不是本土企業(yè)。

當時的美國政府將EUV技術視為推動本國半導體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核心技術,并不太希望外國企業(yè)參與其中,更何況八九十年代在半導體領域壓了美國風頭的日本。

但EUV光刻機又幾乎逼近物理學、材料學以及精密制造的極限。光源功率要求極高,透鏡和反射鏡系統(tǒng)也極致精密,還需要真空環(huán)境,配套的抗蝕劑和防護膜的良品率也不高。別說日本與荷蘭,就算是美國,想要一己之力自主突破這項技術,可以說比登天還難,畢竟美國已經登月了。

最后,阿斯麥同意在美國建立一所工廠和一個研發(fā)中心,以此滿足所有美國本土的產能需求。另外,還保證55%的零部件均從美國供應商處采購,并接受定期審查。所以為什么美國能禁止荷蘭的光刻機出口中國,一切的原因都始于此時。[4]

錯失EUV的尼康,還未完全失去機會,讓它一蹶不振的,是盟友的離開。當時的英特爾為了防止核心設備供應商一家獨大,直到22nm還是一直采購ASML和尼康兩家的光刻機。

但備胎終究是備胎,一轉身,英特爾就為了延續(xù)摩爾定律的節(jié)奏,巨資入股阿斯麥,順帶將EUV技術托付。

另一邊,相比一步步集成了全球制造業(yè)精華的阿斯麥,早年間就習慣單打獨斗的尼康在遭遇美國封鎖后,更是一步步落后,先進設備技術跟不上且不提,就連落后設備的制造效率也遲遲提不上來。

而佳能在光刻機領域一直沒有爭過老大,當年它的數(shù)碼相機稱霸世界,利潤很好,對一年銷量只有上百臺的光刻機根本不夠重視。

這邊舊人哭,那邊新人笑:2012年,英特爾連同三星和臺積電,三家企業(yè)共計投資52.29億歐元,先后入股阿斯麥,以此獲得優(yōu)先供貨權,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。

終于,在2015年,第一臺可量產的EUV樣機正式發(fā)布。正所謂機器一響,黃金萬兩,當年只要能搶先拿到機器開工,就相當于直接開動了印鈔產線,EUV光刻機也因此被冠上了“印錢許可證”的名號。

可以說,整個西方最先進的工業(yè)體系,托舉起了如今的阿斯麥。而一代霸主尼康,也自此徹底零落在歷史的塵埃之中。

結語

ASML雖然是一家荷蘭公司,但是其背后卻由美國的資本掌控,同時很多關鍵的零部件也來自美國。美國在半導體產業(yè)的強大,不僅僅在于設計,EDA,制造等方面技術領先,更是掌控著整個產業(yè)鏈。而光刻機,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

另外像ASML這樣的企業(yè),不在美國還有一大好處,就是避免了美國有反壟斷法,(AMD作為Intel的對手,Intel也不希望AMD倒下,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)這家企業(yè)放在美國,可能會被分為2家。容易導致人才和資金的分散,研發(fā)速度下降,甚至惡意競爭,最終被其他企業(yè)反超。

縱觀光刻機半個多世紀的發(fā)展史,ASML抓住了歷史的機遇,同時也是美日半導體博弈中的幸運兒,在三家半導體巨頭:英特爾、三星、臺積電的支持下,成為了半導體行業(yè)的巨人!

<上一頁  1  2  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(lián)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    文章糾錯
    x
    *文字標題:
    *糾錯內容:
    聯(lián)系郵箱:
    *驗 證 碼:

   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