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司機”幫小米造車
作者 | 歐錦
拖了多年的Apple Car還沒眉目,一歲多的小米汽車已先行一步。
上周,據新浪科技報道,小米造車即將迎來一個重大節(jié)點——在8月的一場公開活動上,雷軍將會帶著小米的工程樣車亮相,隨后便開啟一系列測試。
從雷軍宣布親自帶隊,進行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開始,小米汽車的進度條幾乎是持續(xù)刷新。
一位接近小米汽車的人士透露,以2024年量產為目標,現在各項工作都在加速推進。小米員工及小米的合作伙伴也透露,這主要是因為雷軍對小米汽車傾注了極大的心血,“只要他在小米科技園辦公,幾乎都會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小米汽車!痹谛∶卓萍紙@內,小米汽車單獨在一棟辦公樓內。
所謂“一個好漢三個幫”,小米造車這件事除了自己努力,也借助不少“朋友們”的力量。
小米的“朋友圈”
小米汽車合作方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,此前已有多家企業(yè)傳出與小米的“合作緋聞”。
去年9月,小米創(chuàng)始人雷軍曾赴長春,到中國一汽集團就合作事宜進行深度對接洽談。有市場人士就此分析,小米集團首家合作的車企伙伴或為中國一汽集團。
同在9月,福田汽車代償寶沃汽車4億元借款,就有市場傳言福田汽車為小米收購寶沃汽車做出的準備,將寶沃汽車18萬輛產能轉入小米汽車項目。
遺憾以上兩條傳言最終并未落實,不過,小米也實打實的接觸了不少A股上市公司,更有企業(yè)直言已經入小米汽車供應商體系。
上市企業(yè)奧聯(lián)電子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,公司與特斯拉、小米汽車、理想汽車、蔚來汽車均有在接觸,相關合作意向商談中。公司更是在2021年報中提到,已經進入小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供應商體系。
博俊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,公司與小米汽車已在接觸,與小米汽車主要在汽車零部件方面接觸。
美力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,目前公司與小米汽車處于前期開發(fā)接觸中,會根據小米的進程推進。
普路通表示,小米是公司的重要客戶,公司關注小米汽車進度。三豐智能表示,公司將持續(xù)跟蹤小米汽車廠的研發(fā)生產進展情況,公司將利用人才、技術、項目管理等優(yōu)勢為公司爭取更多的訂單。
三花智控表示公司正積極推進與小米的合作。瑞鵠模具表示公司正與小米汽車積極接洽中。凌云股份表示,公司在緊密關注小米汽車公司動態(tài)。
智云股份表示,將積極拓展進入小米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機會。埃斯頓在機構調研中表示,小米汽車是公司的目標客戶,也已經建立與小米的溝通交流。
眼下看來,上述企業(yè)均是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,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小米的供應商體系,進而幫助小米快速完成“造車”及“量產”目標。
小米的“自己人”
除了外部合作伙伴,小米還通過投資的形式拉攏“自己人”。
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雷軍系資本(含小米集團、小米長江產業(yè)基金和順為資本)已經布局十余家自動駕駛相關公司。在自動駕駛感知層,小米投資了禾賽科技、縱目科技等,布局多傳感器融合方案;在決策層加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,全資控股深動科技。
“三電”是新能源汽車區(qū)別傳統(tǒng)燃油車最核心的部分,智能電動也是小米持續(xù)關注的重點,投資的企業(yè)超過10家。包括中航鋰電、蜂巢能源、贛鋒鋰電等企業(yè)背后都有小米身影。其中中航鋰電與蜂巢能源是2021年上半年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名,二者合計占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的8.5%。更早前,小米還入股了消費類電池供應商珠海冠宇。
除了資本布局外,小米也在積累智能汽車領域相關專利。
根據智慧芽數據,截至2020年底,小米共申請汽車相關專利841件,主要集中在無線通信網絡、電數字數據處理、數字信息傳輸、圖像通信、交通控制系統(tǒng)、距離測量、導航等方面,其中13.67%的專利是國際專利,尚未涉及到整車或零部件相關的專利技術。
而在外觀設計上,據新浪科技信息,小米汽車從海維斯特挖了一支團隊,這支團隊也是威馬概念車型Maven的設計工程團隊。
財聯(lián)社7月21日消息,原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钘將于8月正式加入小米,任營銷負責人,直接向雷軍匯報。且這一消息已得到了周钘本人的確認,但他并未透露更多信息。
有分析人士稱,銷售崗屬于后端業(yè)務崗,小米汽車招募銷售高管意味著小米汽車項目的生產進度進展順利,小米汽車或將很快與大家見面。
由“內”到“外”,小米汽車的路似乎已經鋪好。
勝算多大?
眾所周知造車是件極其燒錢的業(yè)務。
蔚來的李斌表示造車門檻已經提到400億,小米在入局造車時專門提到有1000億的資金準備。
比起純粹的金錢成本,時間成本更為關鍵。比亞迪的王傳福在談到小米造車時表示,虧50億是小事,時間成本是大事。很有可能一條路線的錯誤,就白白丟失了三年,這個是再多錢都換不回來的。
小米汽車規(guī)劃的造車時間表中,一個重要的時間節(jié)點是要在2024年實現首款車型的量產。從現有的進程來看,實現這一目標仍有較大不確定性。
首先是研發(fā)問題;乜磭鴥仍燔囆聞萘Φ陌l(fā)展路程,蔚來ES8研發(fā)到落地歷經37個月,小鵬G3上市用了四年,理想2015年7月成立,理想ONE 2019年底才交付。
在不犧牲產品品質的同時,造車新勢力們已經將量產時間壓縮到極致。但平均下來可以看出,初創(chuàng)公司從一款新車設計研發(fā)到量產交付,大概要用4年左右。即使小米的整合資源的能力以及資金儲備優(yōu)于上述幾家,但是面對2024年的量產計劃,仍要做不少努力。
其次工廠問題。在小米投資者日上,雷軍透露首個工廠將落戶北京亦莊,但并未透露車輛生產相關問題。
外界猜測,小米汽車仍面臨生產資質問題,畢竟車輛安全無小事。參考此前蔚來通過江淮代工拿到生產資質,小鵬早先通過海馬代工后購買福迪的生產資質,理想購買力帆的生產資質等案例,未來不排除小米也會通過合作和購買的方式獲取生產資質。
最后,就算有了資質和穩(wěn)定的代工廠,如何完成大量的訂單交付也是問題。
蔚來、小鵬、理想等品牌第一款車型剛交付時,都經歷過艱難的產能爬坡,即便是特斯拉,在上海工廠開工前也一度陷入交付真空期。
“前事不忘后事之師”,小米汽車雖有雷軍系資本撐腰,但是三年內造一款汽車確實不易,“蔚小理”們踩過的坑恐怕雷軍也躲不過去。
而且雷軍此前曾表示,首款車型售價區(qū)間可能在10萬-30萬元,可能是SUV或轎車。據乘聯(lián)會數據,8萬-25萬元價位區(qū)間車型占據我國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70%以上的銷量,由此可以預想小米汽車將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。
目前以“蔚小理”為首的造車新勢力陣營的年銷量已經接近十萬輛,但小米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還沒面世。而從2022年上半年交付數據來看,造車新勢力中交付量最高的是小鵬汽車,其次是哪吒汽車、理想汽車、零跑汽車,曾經作為造車新勢力交付量頭名?偷奈祦恚呀浀銮叭。
摩根大通預計,未來一到兩年的時間里,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上將會有更多玩家,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將類似于中國電池市場的競爭,未來CR5可能占據8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
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預測,未來5-10年全球造車企業(yè)會縮減到10家主體汽車企業(yè)。
對于小米汽車來說,對手“蔚小理”、哪吒、零跑羽翼漸豐,自己卻要兩年后才進入市場,這中間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*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,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
原文標題 : “老司機”幫小米造車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最新活動更多
-
9月23-24日觀看直播>> 2025中國國際工業(yè)博覽會維科網·激光VIP企業(yè)展臺直播
-
9月23日立即預約>> 【COMSOL直播】多物理場仿真在傳感器中的應用
-
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>> 2025是德科技創(chuàng)新技術峰會
-
11月27日立即報名>> 【工程師系列】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
-
12月18日立即報名>> 【線下會議】OFweek 2025(第十屆)物聯(lián)網產業(yè)大會
-
即日-12.31立即下載>> 【限時下載】《2025激光行業(yè)應用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藍皮書》
- 1 國內首個AI工廠投產!
- 2 營收4.3億!歌爾股份、比亞迪供應商在新三板掛牌上市
- 3 機器人獨角獸Field AI完成4.05億美元融資!英偉達、貝佐斯押注
- 4 剛剛!ABB、西門子雙雙拿下自動化新訂單
- 5 營收突破 205 億大增 26.73%,新能源業(yè)務暴漲 50%!匯川技術上半年業(yè)績亮眼
- 6 綠的諧波半年報:凈利潤大漲45.87%,增長勢頭強勁
- 7 蘭劍智能上半年新增訂單 15 億元,暴漲 96% !
- 8 讀懂 | 匯川技術“1+4+X=0 ”工業(yè)零碳戰(zhàn)略
- 9 霍尼韋爾換帥!“老將回歸”拆分自動化部門
- 10 42億!工業(yè)巨頭GE出售旗下工業(yè)軟件業(yè)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