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車企“獨角獸”的自動化之路
昨日,麥肯錫公布最新研究報告,稱到2030年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,相關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(chuàng)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。據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吳聽表示,自動駕駛若能在中國落地生根,前景將十分廣闊。到2030年,自動駕駛將占到乘客總里程約13%,到2040年將達到約66%。
從車輛數量來看,2030年中國大概可以達到8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的保有量,而到2040年,這一數字可或將達到1300萬。對此,麥肯錫認為,中國的汽車制造商應該盡快采取決定參與領域、開發(fā)接觸技術架構的路線圖、決定合適的聯盟和生態(tài)系統等戰(zhàn)略。
對于中國車企來說,最大的威脅來自于國際巨頭,不僅技術更勝一籌,面對價值5000億美金的市場蛋糕早已垂涎欲滴,虎視眈眈。那么,國內新興制造車企又是如何應對的?
蔚來汽車:配備包括自動駕駛在內多項高配
近日,蔚來汽車公布了2018年銷售目標為3萬輛,業(yè)績預估114億元,預計虧損51億元。在未來三年的銷量收入和盈利的預估中,2019年預計虧損10億元,2020年則能夠實現78億元凈利潤。
無論這個報表市場是否買賬,但卻能夠說明一個問題,蔚來汽車對于未來新能源和智能駕駛的預期頗高,以至于愿意承擔高額的成本損失。
去年底,蔚來ES8正式上市,新車基礎款售價44.80萬元,而首發(fā)限量1萬臺的創(chuàng)始版車型54.80萬元。這一高昂售價,基本是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最高價位,不僅遠超國內新造車車企,在全球新能源車,也排在最貴的行列。
而事實上,價格高昂的背后是成本的高企,其配備有跑車級加速制動性能、居家級的乘坐體驗、標配NIO Pilot自動駕駛系統,以及車載AI系統——NOMI等。
但從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來看,NIO Pilot具有感知能力、計算能力、決策能力 ,搭載有21個傳感器,包括1個駕駛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攝像頭、1個前視3目攝像頭、1個長距離毫米波雷達、4個中距毫米波雷達、12個超聲波雷達、4個環(huán)視攝像頭。
威馬汽車:與BT合作 應用端優(yōu)勢向好
在日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上,威馬汽車的創(chuàng)始人沈暉表示:“相較于海外企業(yè),中國企業(yè)在應用端存在優(yōu)勢。主要來自兩方面:國家層面的支持,以及市場環(huán)境!
作為威馬的投資方,百度和騰訊“各司其職”。百度主要在自動駕駛技術上與威馬進行合作,騰訊則介入了威馬的生態(tài)及用戶體驗。
上月28日,首批威馬EX5量產車在溫州工廠試裝下線。據了解,這款純電動智能化SUV車型,續(xù)航里程可以達450公里。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最新活動更多
-
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>> 2025是德科技創(chuàng)新技術峰會
-
10月23日立即報名>> Works With 開發(fā)者大會深圳站
-
10月24日立即參評>> 【評選】維科杯·OFweek 2025(第十屆)物聯網行業(yè)年度評選
-
11月27日立即報名>> 【工程師系列】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
-
12月18日立即報名>> 【線下會議】OFweek 2025(第十屆)物聯網產業(yè)大會
-
精彩回顧立即查看>> 【限時福利】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·深圳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