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技術在汽車安全領域中的運用
自奔馳于1886年造出第一輛可供銷售的汽車開始,汽車已經走過了134年的歲月。隨著AR技術的發(fā)展,其在汽車安全領域的運用也將不斷擴大。本文主要將介紹AR技術的原理以及AR技術在汽車安全領域的三個應用實例。
自奔馳于1886年造出第一輛可供銷售的汽車開始,汽車已經走過了134年的歲月。隨著汽車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,汽車的安全性也顯得越來越重要。1959年,沃爾沃第一次推出了首款標配三點式安全帶的車型PV544。1970年,福特推出了第一款選裝ABS裝置的車型林肯大陸Mark III。隨著AR技術的發(fā)展,其在汽車安全領域的運用也將不斷擴大。本文主要將介紹AR技術的原理以及AR技術在汽車安全領域的三個應用實例。
1. AR技術原理
1.1 AR技術簡介
增強現實(AR),是在虛擬現實(VR)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新技術,也被稱之為混合現實,是一種借助于計算機圖形技術和可視化技術,通過圖像識別、動作捕捉、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綜合應用,將虛擬信息精確地疊加在現實世界的“虛實”交互技術。
1.2 AR系統(tǒng)的基本組成
圖1 測量關節(jié)臂
關節(jié)臂測量系統(tǒng)通過硬測頭測量,建立機器與3D數據對齊的3坐標系。
圖2 工業(yè)攝像頭
帶有適配器的工業(yè)攝像頭進行拍攝,適配器建立關節(jié)臂硬測頭位置和工業(yè)攝像頭位置的轉換矩陣,攝像頭撲捉車輛路面圖像信息。
圖3 AR 軟件
AR軟件將虛擬信息與車輛路面信息進行虛實交互,并完成相關的分析過程。
圖4校準
對 AR 增強現實系統(tǒng)的攝像頭畸變和追蹤定位校準。
圖5 顯示設備
顯示設備包括大屏幕、工業(yè) 3D 眼鏡、手持式顯示設備等。在汽車應用上如HUD顯示。
1.3 AR系統(tǒng)的工作原理
圖6 系統(tǒng)工作原理圖
AR系統(tǒng)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圖所示
(1) 首先通過測量臂進行整車坐標系的對齊,同時完成攝像頭坐標系與測量臂坐標系的位置轉換矩陣計算;
(2) 然后導入虛擬的 CAD 數據模型到 Metaio Engineer 軟件系統(tǒng);
(3) 接著通過攝像頭獲取實際車輛外部的路面情況;
(4) 最后通過 Metaio Engineer 進行 AR 增強現實的影像虛實疊加并輸出相關信息。

最新活動更多
-
即日-9.16點擊進入 >> 【限時福利】TE 2025國際物聯(lián)網展·深圳站
-
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>> 2025是德科技創(chuàng)新技術峰會
-
10月23日立即報名>> Works With 開發(fā)者大會深圳站
-
10月24日立即參評>> 【評選】維科杯·OFweek 2025(第十屆)物聯(lián)網行業(yè)年度評選
-
11月27日立即報名>> 【工程師系列】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
-
12月18日立即報名>> 【線下會議】OFweek 2025(第十屆)物聯(lián)網產業(yè)大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