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無人駕駛顛覆汽車業(yè) 導航巨頭TomTom如何自救?
無人駕駛的未來
在過去的十年里,谷歌在消費市場的地圖競爭中所向披靡。這家科技巨頭正在全球部署自己的車隊,繪制新的道路地圖和街景圖片,并用于自己的各種產(chǎn)品中。但是隨著無人駕駛汽車革命的興起,其他地圖制作商也有了新的定位。
在早期的無人駕駛汽車開發(fā)中,存在一場“是否需要地圖”的爭論——有人認為它有車載傳感器就夠了。但地圖的意義很快就被證明,它能讓汽車更好地感知行駛環(huán)境和路況,這是傳感器無法做到的。
“這場爭論很快就結束了。傳感器感知不到下一個十字路口會出來什么,也看不透旁邊那輛大貨車身旁有什么。傳感器有太多局限性,這恰好能通過地圖去彌補!盨chilling說道。
盡管高級的輔助駕駛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成為車輛的標配,但整個汽車行業(yè)還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更高級別的自動化。去年12月,谷歌的姊妹公司W(wǎng)aymo公布了第一款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,名為Waymo One。它不僅是Waymo的里程碑,同時也證明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發(fā)展速度。
與此同時,其他科技公司和汽車廠商也不想置身局外。最近戴姆勒和寶馬建立了一個長期的無人駕駛合作項目,兩家重量級的汽車品牌聯(lián)手可謂矚目。其實這些德國汽車巨頭的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鮮事:2016年這兩家公司所在的財團收購了諾基亞的地圖部門Here,價格為30億美元。這次交易是為了確保它們對本地的技術擁有絕對的控制權,避免受制于谷歌。和TomTom一樣,Here也在無人駕駛汽車上下了重注。
TomTom表示,如今全球有8億人通過各種渠道使用自己的技術,每天自己要搜集超過200億個地點的數(shù)據(jù),并將它們反饋到產(chǎn)品中,確保地圖和其他信息的時效性。同時它還擁有超過50萬平方公里的高清地圖,這種技術還處于開發(fā)中,將來有可能用到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上。
競爭優(yōu)勢
相比谷歌,TomTom在汽車、無人駕駛等方面擁有一些重要的優(yōu)勢。谷歌地圖的數(shù)據(jù)主要來源于智能手機,但這種數(shù)據(jù)并不是十分準確的——人們會在走路、開車、騎自行車、跑步、滑冰、踩滑板甚至帆船運動中使用谷歌地圖,因此谷歌面臨著一個難題,這到底是一個騎車很快的人,還是一輛開得比較慢的車?另外,智能手機的GPS并不一直精準可靠。
Schilling表示:“這也是谷歌等科技巨頭想要進入汽車領域的原因,他們想要更加穩(wěn)定可靠的數(shù)據(jù)!
谷歌的確將Android Auto提供給汽車制造商,但它仍然依賴于用戶的智能手機。同時它也推出了完全獨立的Android Automotive,并于數(shù)年前和沃爾沃、奧迪簽訂了協(xié)議。
另外用戶隱私也是谷歌這些巨頭備受爭議的地方。谷歌的核心業(yè)務就是依靠用戶的私人信息進行盈利,所以汽車巨頭在和谷歌簽訂導航協(xié)同的合約前,需要經(jīng)過非常謹慎的思考。
但TomTom和Here這樣的公司更專注于駕駛員,而不是依靠廣告去盈利,這是它的另一大優(yōu)勢。對于隱私的保護,可能會幫助TomTom在競爭中勝出。
開發(fā)領域的競爭
除了汽車領域,TomTom和谷歌在開發(fā)領域里也同樣存在競爭。去年五月,谷歌宣布了谷歌地圖API發(fā)生了重大改變,它的API將被集中到地圖、路徑和地區(qū)三個核心產(chǎn)品中。另外它的收費模式被改為“即用即付”型,同時要求開發(fā)人員為所有的API訪問提供信用卡和賬戶。這些改變于去年六月開始生效,引起了部分開發(fā)人員的不滿,他們認為自己要為此支付遠超以往的費用。
相比之下TomTom為移動開發(fā)人員發(fā)布了完全免費的地圖和交通軟件開發(fā)套件,讓他們不受限地獲取地圖和交通信息,其目的就是為TomTom吸引更多應用開發(fā)人員,并爭取讓他們升級成付費用戶以獲得更高級的功能。Here也在一個月前采取了類似的行動。
但是TomTom的這個舉措并不僅僅是為了吸引開發(fā)人員,因為越多的第三方應用使用TomTom的地圖智能,那么它就能搜集越多的地理數(shù)據(jù),這能幫它提高產(chǎn)品的整體質(zhì)量。簡單地講,這能幫助它建立更多終端,獲得更多數(shù)據(jù),了解人們的出行,成本卻非常低。
TomTom的未來
誰會是這場競爭的勝利者,目前還不得而知。
在過去30年里,TomTom經(jīng)歷了科技領域的幾次重大的技術變革,而未來這場戰(zhàn)爭也注定異常激烈。什么是公司未來的重心,Schilling只回答了四個字:“無人駕駛!
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以及高清地圖的構建,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基石,而TomTom追求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更新速度,從而確保汽車能精確地了解即將駛入的環(huán)境。
“TomTom的數(shù)字地圖每個月要做出15億次改動,對用戶而言平均一周更新一次。它證明了TomTom平臺的規(guī)模,讓我們距離實時地圖更近一步,這才是通往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所在。”Schilling補充道。
請輸入評論內(nèi)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圖片新聞
最新活動更多
推薦專題
-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(guī) :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“場景閉環(huán)”新周期
- 2 智駕技術戰(zhàn):特斯拉、華為、理想、小鵬和比亞迪,誰才是未來?
-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(guī),兩部門再劃監(jiān)管、宣傳紅線
- 4 一文看全: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(yè)“圍攻”慕尼黑
- 5 百度蘿卜快跑: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: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“三級跳” 啟示錄
- 6 ADS 4推送在即,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“橋頭堡”?
- 7 名爵翻身把歌唱?搭載半固態(tài)電池,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
- 8 尚界新車16.98萬起!鴻蒙智行“四界”齊發(fā),第二階段拼什么?
- 9 輔助駕駛出海、具身智能落地,稀缺的3D數(shù)據(jù)從哪里來?
- 10 “紅!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,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