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閱
糾錯
加入自媒體

新視角 | 新形勢下工廠設備管理的5大誤區(qū)

問題與挑戰(zhàn):隨著設備自動化、數字化水平的提高,工廠亟需構建新型設備的管理能力

在全球智能制造的浪潮下,我國制造業(yè)積極升級轉型,自動化、數字化、網絡化水平大大提高,生產設備日益走向集成化、智能化,設備數據可視化程度提高、操作更加簡單。但伴隨而來的是設備的維護修理難度加大、維護成本提高,設備維護保養(yǎng)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。

未來工廠會是什么景象呢?筆者在高端制造的代表企業(yè)TCL華星光電看到,生產現場就兩類人:設備維護人員,工程技術人員。工藝都被固化到了軟件系統中,大家都在電腦上監(jiān)控和操作設備參數、工藝參數。操作人員通過東智設備健康管理軟件,對設備進行移動化巡點檢、遠程協同運維、振動監(jiān)控分析和設備預測維護等。但在其他更多的企業(yè)我們看到,企業(yè)花費巨資上馬了非常先進的設備,而設備的管理維護、人員知識結構,仍停留在傳統層面:數采基本靠筆,處理基本靠人,分析基本靠猜(經驗)?梢哉f是買來了4.0的設備,延續(xù)著1.0的管理。

新視角 | 新形勢下工廠設備管理的5大誤區(qū)

圖:華星光電現場設備和工藝巡檢

在設備資產的效益產出上,我們看到,我國制造業(yè)的設備綜合效率的提升空間巨大。據統計,我國大部分離散制造業(yè)的OEE在60%~70%之間,距離發(fā)達國家至少還有10%的提升空間。同時,很多工廠對設備維護和保養(yǎng)的精細化管理不夠重視,這當中造成的異常停機和備件浪費等隱性損失,更是巨大的浪費。在當前疫情沖擊、全球化局勢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的形勢下,這些效益改善空間,都可以為企業(yè)的生存、增強競爭力提供寶貴的機會。

新視角 | 新形勢下工廠設備管理的5大誤區(qū)

圖:離散制造業(yè)OEE現狀評估

如何構建面向新型設備的管理能力,是當前制造業(yè)面臨的一個問題和挑戰(zhàn)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總結了大家常常存在的5個誤區(qū),希望可以幫助企業(yè)少走一些彎路。

第一,重硬輕軟。

大部分企業(yè)新建工廠或者新購買的設備,只重視硬件的驗收交接,忽視了軟件的維護保養(yǎng)、校準標準,沒有明確要求設備數據采集接口和設備數據所有權的訴求。根據工信部相關數據最新統計,目前我國企業(yè)生產設備的數字化率平均為47%,關鍵工藝的數控化率51%,關鍵設備聯網率41%。 嵌入式軟件、人機界面、數據監(jiān)測模型、管理平臺都是新型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,都應是新型設備管理的范疇。從筆者進行工業(yè)互聯網相關項目的經驗看,設備的數據采集受制于工業(yè)現場協議眾多、原廠不開放不支持、設備數據不確權等原因,設備數采仍然是生產現場數字化推進中成本最高的組成部分之一。

因此,工廠在設備采購環(huán)節(jié)就提前考慮,將相關要求加入商務條款,可以為以后設備制程詳細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優(yōu)化做好準備。

1  2  3  下一頁>  
聲明: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舉報。

發(fā)表評論

0條評論,0人參與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
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,請輸入驗證碼繼續(xù)

暫無評論

暫無評論

    文章糾錯
    x
    *文字標題:
    *糾錯內容:
    聯系郵箱:
    *驗 證 碼:

   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