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提速降費向提質服務轉變,運營商需要做什么
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雖然繼續(xù)沿用了“提速降費”的概念,但是從具體要求看,更應該理解為“提質服務”。在新發(fā)展理念,以及“三去一降一補”等調控政策下,全國上下、各個行業(yè)都在追求高質量發(fā)展的情況下,面對新一輪提速降費要求,運營商怎么才能既落實好提速降費要求,又能實現自身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呢?
一、最高層對通信行業(yè)的宏觀調控要求
持續(xù)多年的提速降費,正不斷加速并向縱深發(fā)展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:持續(xù)推動網絡提速降費。開展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,改造提升遠程教育、遠程醫(yī)療網絡,推動移動網絡基站擴容升級,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(wěn)定。今年中小企業(yè)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%,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%以上,在全國實行“攜號轉網”,規(guī)范套餐設置,使降費實實在在、消費者明明白白。
相對于以往年份,2019年最高層對運營商的提速降費要求除了明確了降費底線,還在具體操作和最終目標上給出了指導意見。在具體操作上的要求包括“千兆寬帶入戶”“提升遠程教育和醫(yī)療網絡”“基站擴容升級”“攜號轉網”“規(guī)范套餐設置”等,目標設定除了具體數據外,還有以用戶體驗為基礎的“網速更快更穩(wěn)定”“降費實實在在、消費者明明白白”。總結起來,無論是具體數據,還是用戶感受,最高層的調控目標是讓通信業(yè)低品質的過剩供給向高品質服務過渡。
二、固定通信市場要瞄準提升網絡速度
固定通信市場上,固網家寬寬帶是非常重要的指標。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,我國100Mbps及以上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018年凈增15097萬戶,截至2018年12月底,該類寬帶用戶達到28641萬戶,占比約為70.31%。分地區(qū)看,東、中、西部地區(qū)分別達到14003萬戶、7767萬戶和6871萬戶,比上年末分別增長89.9%、149.5%和124.7%,在本地區(qū)寬帶接入用戶中占比分別達到71.7%、70.6%和67.4%。按照“安迪比爾定律”,硬件提高的性能,很快被軟件消耗掉了。所以,家寬網速從100M向1000M過渡,這既是東部地區(qū)的迫切需求,也是中部和西部未來發(fā)展的方向。
除了廣大人民群眾關注固網家寬外,政企用戶更關注專線的品質,而且專線很大程度上影響的就是“遠程教育和醫(yī)療網絡”等業(yè)務專網的網絡品質;ヂ摼W時代的“大眾創(chuàng)業(yè) 萬眾創(chuàng)新”需要運營商不斷提升政企業(yè)務用網絡品質。即便有5G的高帶寬、低時延等明顯有助于教育、醫(yī)療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基礎網絡技術,但是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替代專線的作用。遠程教育、醫(yī)療等基礎行業(yè)都需要帶寬更高、穩(wěn)定性更強的專線支撐。提升了政企用戶的網絡基礎能力,既有力支撐了其既有業(yè)務,又便于其進行各種業(yè)務創(chuàng)新。
三、移動通信市場更需注重用戶體驗提高
我國超大規(guī)模的人口基數造就了全球第一的單一通信市場。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,從用戶總量上看,截至2018年12月末,我國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超過15.6億戶,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12.2部/百人;其中移動寬帶用戶(3/4G用戶)13億戶,滲透率超過83.3%,4G用戶滲透率為74.5%。從移動網絡能力上看,2018年,全國凈增移動通信基站29萬個,總數達648萬個。其中4G基站凈增43.9萬個,總數達到372萬個,占比為57.41%。從用戶移動流量使用量上看,2018年,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達711億GB,比上年增長189.1%,增速較上年提高26.9個百分點;全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月戶均流量(DOU)達4.42GB/月/戶,是上年的2.6倍;12月當月DOU高達6.25GB/月/戶。從縱向對比可以看出,2018年的用戶流量消費總量和DOU都提升較多,但是與國際發(fā)達國際的指標相比,我們還有非常大的差距。
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總量和用戶DOU是表現移動通信網絡能力最直觀的指標之一。如果流量指標有不盡人意之處,那么網絡指標和資費指標應該發(fā)揮了較大的負向拉動作用。現在4G基站份額為57.41%,移動寬帶用戶份額為83.3%,這兩個份額之間的差異,體現的既是4G基站份額的不足,也側面說明了用戶DOU增長的不夠快速。如果細分用戶DOU增速不足,那么除了網絡因素外,資費單價是個非常大的因素。然而,現在各種流量不限量套餐門檻已經下降至29元,甚至19元,各種日租卡應該是應接不暇。但是多達上萬種資費,甚至連運營商自己人都底數不清,很多用戶更是被各種綁架到消費不了高套餐上。類似“5元30MB流量”的宣傳曾經在運營商的官網上被長期標記?梢哉f,經過多輪提速降費管控,流量資費早已經降低至10元/GB范圍內。所以,“基站擴容升級”讓網絡品質更高,“規(guī)范套餐設置”保障用戶知情權,比起單純的降低資費更有助于用戶感知的提升。
四、通信服務能力也需要改善
上個月末,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公布了“2018年四季度基礎電信企業(yè)用戶申訴分類統(tǒng)計表”。至此,我們可以得知2018年全年的用戶投訴情況。從投訴份額占比上看,用戶數量最多的中國移動總量大、份額雖然高,但是都低于其用戶份額占比。從2018年與2017年的投訴總量對比看,2018年的用戶投訴出現了5%左右的增長。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用戶投訴總量都呈現了下降趨勢,而中國聯通則貢獻了所有的增量。將用戶投訴領域進行細分,大家就會發(fā)現,中國電信的“收費爭議”增長較多,而中國聯通的“網絡質量”投訴增長則異常明顯;蛟S,這些變化或許就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“規(guī)范套餐設置”“基站擴容升級”的數據證據。
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