芯片巨頭英特爾將在本周四下午公布第四季度業(yè)績,這也將會成為業(yè)內(nèi)焦點。在處理器漏洞的消息傳出后,投資者在過去幾周一直感到不安。
電子工程 | 2018-01-25 08:25 評論ABI Research預測,12項關鍵智慧城市技術和垂直行業(yè)的物聯(lián)網(wǎng)(IoT)技術收入將從2017年的約250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620億美元,年均增長率11%。
光通訊 | 2018-01-24 16:51 評論說到第三方應用商城,不由得讓人想起四年前,百度以19億美元的高價收購當時如日中天的91助手,讓91助手在收購歷史上成為一段佳話傳奇。
物聯(lián)網(wǎng) | 2018-01-24 15:11 評論2022年,中國就將占到所有5G用戶的一半以上。即使到2025年,全球大部分地區(qū)都已部署后,仍將占到全球5G連接的十分之四。
光通訊 | 2018-01-24 14:10 評論如果沒什么意外,2017年本該是DIY玩家很幸福的一年,AMD重新殺回高性能處理器市場,CPU以及主板全面推新,性價比又高,逼得Intel都推出了更多核心的8代酷睿,顯卡市場上AMD也拿出了RX Vega系列,雖然有槽點、不足,但是高端市場總算多了一個選擇。
電子工程 | 2018-01-24 14:08 評論三元材料、富鋰錳基材料、高電壓電解液材料、硅碳負極材料、石墨烯、CNTs以及一些安全輔料的應用將是最近幾年的的一個熱點。材料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,主要看不同材料體系之間是不是匹配,是否有相關配套的工藝來支撐。在本文中,小編匯總了未來幾年里值得期待的十大鋰電材料。
鋰電 | 2018-01-24 14:00 評論近幾年,新能源汽車浪潮在全球開始盛行。其中,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,直接決定了整車性能,生產(chǎn)設備的精度和自動化水平將直接影響到電池的質量、效率和一致性。
鋰電 | 2018-01-24 11:52 評論移動支付對ETC帶來的沖擊,不是今天才有,早在幾年前,就有用移動支付取代ETC的聲音以及探討。
物聯(lián)網(wǎng) | 2018-01-24 11:42 評論《中國制造2025》邁向第三個年頭,抓住質量主線,全面夯實產(chǎn)品質量基礎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工控 | 2018-01-24 10:43 評論再過20多天就到了一年最熱鬧的時間,相信又有不少人在“摩拳擦掌”,準備在春節(jié)之前到4S店提一輛新車開回家,好給自己長長臉了。
智能汽車網(wǎng) | 2018-01-24 09:46 評論可以說,寶駿這一自主品牌最近幾年混得是如魚得水,它深入閱讀了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,旗下推出的幾款家用型SUV像730、560等,在同級中的表現(xiàn)可謂是相當亮眼。
智能汽車網(wǎng) | 2018-01-24 09:42 評論一直以來,小米都是以“ 攪局者”的形象活躍在手機圈。小米用性價比吸引了一大批用戶,但自己也因此補貼上“屌絲”“低端” 一類的標簽。
電子工程 | 2018-01-24 09:19 評論智能家居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要始終以“智能”為核心,拒絕簡單拼湊、堆積和“偽智能”。畢竟是家居市場、是人們依存的港灣,智能家居就必須緊密貼合用戶的生活,少一點噱頭,多一些人間煙火氣,才能更好地贏得市場的認同。
智能家居 | 2018-01-24 09:00 評論最近,有學者表示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(fā)展,人類將可以與性愛機器人生育孩子并可借3D打印分娩。其中《與機器人的愛與性》一書的作者DavidLevy博士聲稱,由于干細胞研究和人造染色體方面的快速發(fā)展,人類與機器人“混血兒”將很快誕生。
機器人 | 2018-01-24 08:58 評論目前看來,雙方在第一階段的合作成果便是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Q6純電動SUV了,而根據(jù)規(guī)劃,奧迪將在2020年之前發(fā)布三款純電動車車型,并計劃到2025年時,讓純電動車的銷量占自己全部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太陽能光伏 | 2018-01-24 08:49 評論芯片作為產(chǎn)業(yè)鏈技術要求最高的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,往往是最難攻克的陣地。2016年,我們談中國集成電路在芯片環(huán)節(jié)還比較薄弱。
電子工程 | 2018-01-24 08:48 評論2016年被譽為VR元年,在CES2016、CES2017展會上賺足眼球的黑科技VR已經(jīng)不再是關注的焦點。今年的CES科技前景更加廣闊,除了人工智能、物聯(lián)網(wǎng)、自動駕駛外,AR眼鏡也吸引了科技愛好者和投資者的目光。
可穿戴設備 | 2018-01-24 08:32 評論如果說AI是賦予各個下游產(chǎn)業(yè)的“大腦”,那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院就是AI的“大腦”。從地域來看,美國依然是“核心腦區(qū)”。而從中國AI領域研究院的發(fā)展情況來看,管中窺豹可略見一斑,中國AI的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。
機器人 | 2018-01-24 07:00 評論我國從2011年開始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生產(chǎn)銷售階段,時至今日,已經(jīng)六年時間。根據(jù)目前主流市場上汽車制造商提供的電動汽車的電池質保時間,普遍為5-8年,由此看來,第一批電動汽車已經(jīng)開始進入了置換期。
新能源汽車 | 2018-01-24 05:24 評論TCL收購黑莓已經(jīng)過去了快一年時間。TCL本想借助黑莓重占手機市場份額,可是結果并不如人意。
顯示 | 2018-01-23 17:36 評論